华夏的教育文化远比国外更偏重于亲情,多少儿女到了三十岁甚至是四十岁仍然还在父母的照顾下?就说首先举起年代大旗的八零后一代,又有多少人真正脱离了父母的照顾?房子,车子,甚至是吃喝穿用,仍然都是父母给与的,即便是已经开始有收入的,甚至收入远超父母的,仍然会有这种情况存在。这就是华夏的亲情文化。
然而这种文化之下,却让孝子贤孙变得越来越少。葬礼上那些面对宾客痛苦狰狞的表情,往往会在私下里喜逐颜开,甚至还有人会把父母的死亡当作一种敛财的手段,这类官员恐怕也不占少数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