敲罟捕鱼,其实从明朝起就已经出现。
根据潮汕地方史记载,敲罟捕鱼创始于明嘉靖年间的饶平县大埕乡,后来被传入南澳、澄海、潮阳、惠来等县。
但…这几百年的“敲罟捕鱼”,却没有让大黄鱼出现灭顶之灾!
关键的原因有两点,其一,古代的生产力低下,渔船比较小,规模偏小,冷藏水平低下,即使捕捞的量比较大,但是保存不易!渔民也不愿意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…即便是使用“敲罟捕鱼”,对于大黄鱼也不能产生很大的威胁。
二来,这种敲罟捕鱼的方式,传承人群并不多,要知道,古代的传承有着严格的要求,要考验被传承人的人品,故而…敲罟捕鱼最多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,对于石首鱼科的打击不够大!
基于这两点…魏续提出了这个疑问?捕捉了这么多尾鱼?如何保存哪?如何冷藏啊?
这个问题解决不了,那官渡六十万人的粮食依旧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事情!
“你这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…”侯成一摆手。“白马侯是谁?既然能想到这搞鱼的方法,势必就想好运送的对策,再不济…他也能卖了这些鱼,然后拿钱购买谷物吧?”
…卖了?然后换五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