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冈手上的玻璃珠子,却是真正的玻璃。微微还有点发绿,但可以算是晶莹剔透,里面也见不到一个气孔,这也是将作监中名匠的产品,让韩冈为之惊讶不已——其实到了南宋,透明澄澈得能做鱼缸、花瓶的玻璃盏都已经普及开来,为此作诗写词的不胜枚举。透明的程度要超过波斯的舶来货,只是不耐热水,不能做杯子,只能盛鱼盛花
韩冈依稀还记得玻璃镜的制法。不是银镜——银镜反应的条件太苛刻——而是水银镜。用水银融了锡后镀在玻璃上,外面涂层保护漆就够了。以宋人工匠的手艺,给了他们制作的基本原理,三五年内应该就能又成果了。不过这个的先决条件,是弄出透明的玻璃再说。
所以他设法弄来个一颗玻璃珠,如今的市面上,杂色的玻璃或琉璃饰品很常见,透明的也有,但透明到能做镜子的看来只有宫匠。不过,要从宫匠手中拿到配方,